首页本科培养专业一览理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球物理学
专业代码 所属院系 学科门类 专业类
070801 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理学 地球物理学类

专业介绍

专业定位

地球物理学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地球和行星的各种物理场分布及其变化进行观测,探索地球本体、近地空间和行星的介质结构、物质组成、形成和演化,研究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研究方向包括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行星科学等。本专业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其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人类对地球和行星结构和各种物理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认识,而且为国防领域、自然灾害防御领域、以及众多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部门或高科技领域提供支撑,例如,监测核爆,预测与预防(或防治)诸如地震、火山、滑坡、岩爆、太阳磁暴等自然灾害,勘探和开发利用石油与天然气、金属与非金属矿藏,水力、道路、城市建设等地下空间探测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和实践能力、国际化视野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地球物理人才

培养规格

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但不得低于3年或超过6年。

最低学分要求:2018级:138学分;2019-2020级:142学分;2021级:143学分(都不含英语课学分)。

学位:对完成并符合本培养方案学位要求的学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能力素质要求:

(1)具有坚实的数学、物理基础,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并掌握地球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提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5)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能适应现代社会多方面工作的需要。

课程体系

本专业基础课程:地球与空间科学导论、理论力学I-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方法。

本专业核心课程:科学计算与计算机编程、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基础、地质学原理、固体地球物理学原理、空间科学与技术基础。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实习、科技创新项目、毕业论文(设计)等。

师资队伍

本专业已形成了一支高水平、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学科研人员共43人,其中讲席教授3人、教授4人、副教授11人、助理教授9人、研究序列教授16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优青2人、国家特聘专家(含青年)10人;教学科研序列专任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海外博士学位85%)、100%拥有在世界前100名高校工作或学习经历。教师专业认可度高,专业责任心强;整体科研水平高,教学过程能以科研促进人才培养。

教学条件

本专业建有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团队实验室、地质灾害实验室、地震观测实验室、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系统-流体包裹体实验室、虚拟地球与行星实验室、行星与空间探测实验室等14个教学科研实验室,配有各种型号的地震仪、电磁探测仪、地电仪、重力仪、滑坡装置、偏光显微镜、天文望远镜、卫星电话等教学仪器设备,能够满足专业学生的校内实验教学需要。

已与多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主要包括:南方科技大学上海地震局教学实习基地、南方科技大学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教学实习基地、南方科技大学云南省地震局教学实习基地、南方科技大学地震(海啸)监测教学实践基地等,能充分满足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需要。